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

省錢、環保大作戰 堆肥A計畫

以下文章來自Yahoo奇摩新聞

記者楊宜敏專題報導
台灣農民長時間依賴化學肥料甚深,如今油價漲,肥料也漲,有些農民忙著搶肥料囤積,不妨思考回歸最原始的方式,自己動手製作堆肥,不僅省錢,還能被化學肥料「摧殘」已久的地力,藉此恢復生機。
宜蘭社區大學「有機堆肥」課講師鍾茂樹說,早年政府推廣使用肥料,不僅補助,還免費配送到家,農民很快就習慣用化學肥料,相同重量的化肥所含的氮肥是有機肥的四十五倍,很快就看到效果,有機肥比較費工,肥份又不高,但用化肥卻會讓土壤酸化、硬化。
多種有機廢棄物 都可製堆肥
他說,可製作有機堆肥的有機廢棄物,有落葉、木屑、稻殼、廚餘、糞尿、稻稈、過期奶類飲品等,以小面積的菜園為例,可以將這些物品,切割至長寬約兩到七公分,以溝狀的方式,埋到菜畦中,與土壤充分混合,再覆土即可。 大概十天後,就可在土壤中發現蚯蚓,證明地力已增加,這時開始種菜,完全不必用化肥;鍾茂樹說,製作堆肥前,有機廢棄物切得越細越容易讓細菌分解。
不過,他提醒,如果有機廢棄物裡有植物種子,直接作堆肥,種子會發芽,搶先吸收堆肥理的養分,因此最好先用塑膠袋密封,放在大太陽下曝曬,讓種子爛死。
許多人都擔心製作堆肥時會發臭,甚至引來蒼蠅,他建議,在戶外製作堆肥的場地,一定要排水良好,如果怕臭味,用稻殼、木屑、落葉等高炭類有機物覆蓋就可除臭。
製於果樹,可用環狀施肥法,因為樹冠有多廣,根就有多長;鍾茂樹建議,可在果樹間開條溝,倒入有機廢棄物直接掩埋,再用泥土覆蓋;這個方法較適合落葉樹種,像宜蘭縣冬山鄉盛產的梨樹,至於長綠樹就不適合,最好使用經過發酵、熟成的有機堆肥。
生雞糞 帆布覆蓋發酵後再用
有些農民使用生雞糞常被詬病會滋生蠅蟲,他認為,不是不能用,但要先用帆布覆蓋發酵後再用,帆布就可阻隔蠅蟲滋生與臭味。
綠肥開花後 土壤才會有氮肥
鍾茂樹說,像宜蘭縣等地二期稻作都休耕,政府鼓勵種綠肥,但多數農友都只想到應付檢查、等領補助款,不到開花就整地,其實等到綠肥開花,土壤才會有氮肥,才能達到增加地力的目的。
他也建議稻農不要燒掉收割後的稻稈,切斷後留在田裡曬乾,再翻入土中,就能變成有機肥料,否則被雨水沖掉很可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