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

有機農場參訪心得(鹽埔鄉富錦農場)--張文翰



克服困難,今天一定要去看看人家的有機堆肥如何製作,偷學幾招回學校實做看看。

一到農場,就直奔赤腳仙的堆肥區,映入眼簾的是堆積如山水果、菜葉,的確是很有規模的堆肥,味道…..還算「不錯」,沒有刺鼻的發酵味。大概是落葉堆肥做久了,只要底層的堆肥一翻動,用聞的就可以判斷是否變成厭氧發酵。跟一般堆肥比較不一樣的,這些堆肥並沒有用土壤覆蓋,底層也沒有用米糠或木屑吸收水分,因此,可以看到蒼蠅飛舞,也看到牆壁旁邊有個排水孔排放流出的液體(液肥)。赤腳仙阿伯說,就算有蛆,因為發酵的溫度很高,也可以將蛆殺死,不過,雖然底層沒有米糠或木屑,但他加了很多幫助發酵的的東西,如粃蔴、豆粉…等,這些都是可以增加碳氮比(C/N),讓堆肥發酵更快。

個人認為,若用米糠或是木屑覆蓋,或許環境(蒼蠅較少)跟味道(發酵味道)可以減少很多,阿伯有提到,不用土壤覆蓋是因為會增加翻堆的難度,且還要挖土過來,不夠工。第一次看到農夫自行做堆肥,蠻佩服他的遠見和決心,若以最近肥料大漲相比,赤腳仙應該可以「老神在在」的說:「漲就給他漲,我沒差啦!!」

堆肥區旁邊有一台令人羨慕的「山貓」,這山貓在翻堆時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,如果我有一台,呵呵……落葉堆肥只要挖個幾下,就翻堆完畢了。

後來我們到果園裡實際觀察有機農場的情形,跟華山農場的田地一樣,地面上都是綠油油的雜草,後來推出來的除草機更讓我佩服那些設計農機的專家。跟一般的「圓盤」除草機不同,赤腳仙推出來的除草機「馬力」驚人,特別的是:一般除草機橫切過雜草,是留下平整的莖,雜草很快就長出來,但赤腳仙的除草機,不但除草,還將雜草的莖「絞碎」,雜草很難長出來。想不到,一台簡單的除草機都有那麼高深的學問,真是令人驚嘆。

參訪快結束時,赤腳仙翻開一個芭樂樹的葉子,給我們看一隻蜘蛛,他說這蜘蛛會吃某種害蟲(忘記名稱了),也就是說,不噴農藥的果園,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生態系,維持一個平衡。
赤腳仙另一獨門功夫,是使用中藥材,調配防治害蟲的「藥方」,忘記詢問他是使用就地取材的草藥,還是高貴的藥材。但不管如何,這種研究精神和熱情,還真是令人感動,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研究中藥來防治農業的病蟲害呢!要離開時,看到工寮裡的婦人快樂的包裝芭樂準備出貨,一股淡淡的發酵味隱隱約約在鼻頭纏繞,這股有機農業的風潮,或許也將在不知不覺中,慢慢改變台灣農業的耕作方法。

沒有留言: